1.圆锥角膜:病因不明,绝大部分后期治疗靠角膜移植手术。表现为近视度数快速的、连续的上涨,在定期测视力、验光中,对比之前数据很容易引起验光师注意,提醒及时检查、诊断和早期治疗。
2.糖尿病:之前没有近视,现在看远处模糊,视力检查后发现有了近视,而且近视度数居然有波动,时高时低。或者,之前有近视,最近查视力发现近视度数有波动,时高时低。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30岁之后的人群,主要可能原因是“糖尿病”,是有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所引起的。当血糖浓度增加时,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也会增加,导致房水的屈光指数增加而引发近视,也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后晶状体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有关。定期检查视力和验光,比较容易发现视力波动。
3.老年性白内障:初期可能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加,而导致“近视”。这在验光中很容易发现,因为年轻时没近视,中老年了反而近视,验光师不注意到都不行。
4.看远看近都1.0以上: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视力正常的,然而医学统计过,在看远处清晰的人群中,远视眼比例为75%、正常视力为15%、近视为10%。远视恰恰是视近视力疲劳的主要因素,会引起看手机看书头晕、恶心、视力模糊等,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。
5.看远清晰度低于看近:如看远0.6,看近1.0;看远1.0,看近1.5。这两种情况都是近视,并非视力达到1.0以上就是正常的。近视可以理解为眼结构的一种“状态”,而视力是这种“状体”的表现形式。同样近视1.00D的人,有些人能看到1.5视力表,有些人能看到1.0视力表,有些人只能看到0.7视力表,表现形式不同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6.看远清晰度高于看近:如看近0.6,看远1.0;看近1.0,看远1.5。这有三种可能性。a.中老年正视眼老花了;b.青年成年人轻中度远视眼;c.青少年轻度远视眼。
7.药物因素:当然,如果成年人突然检查出近视,还需要问问最近有没有服药,有些药物会引起近视,停好后就好了。这些药物有:毛果芸香碱(匹罗卡品)、毒扁豆减、去氧肾上腺素、高血压药物(钙离子拮抗剂)及多种避孕药等。这些药物中,滴眼局部用影响大些,口服或注射全身用影响小一些。
|
|||||||
| |||||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