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它的存在让我们领略到世间万物的风采。但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我国近视率出现了逐年上升的情况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近视,保护眼睛呢?
首先是预防近视的小常识:
1.牢记“六要,五不要”;
2.注意用眼卫生;
3.坚持做眼保健操;
4.劳逸结合,睡眠充足;
5.注意营养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;
6.定期检查视力,发现减退应及时矫正,防止近视加深。
"六要":
(1)读写姿势要端正,眼与书保持1尺距离;
(2)连续看书1小时后休息片刻,并向远处眺望;
(3)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,休息5-10分钟,眼与电视屏面距离应为屏面对角线的5-7倍,但不小于3米;
(4)连续操作计算机1小时后,至少休息10分钟,或作由近到远的晶体操;
(5)每天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,通过体育锻炼,达到提高体质、增强眼调节力的目的;
(6)坚决纠正偏食、挑食等不良习惯,养成合理膳食制度和平衡膳食等良好习惯。
"五不要":
(1)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、写字;
(2)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;
(3)不要无节制地玩游戏机,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;
(4)不要边走边看书,更不要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;
(5)不要用太细的铅笔,写太细小的字。
接下来,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控制近视的方法:三个“一”和三个“亮”。
首先,正确的学习姿势很重要,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做到三个“一”,即眼离一尺,胸离一拳,笔离一寸。有研究证明,看书和写字的距离短于三十厘米,要比长于三十厘米的姿势看书的近视发病率高2.5倍。
其次,学习环境要具备三个“亮”,即教室要亮,在家里读书时房间要亮,学习书桌的范围内要亮。同时,读书、学习30-40分钟闭闭眼睛,抬头远眺,注意调整近距离阅读的时间和强度,包括看书本、手机、iPad等等。此外,增加有效的户外活动是最简单的,而且最健康的方式之一哦。
在注意预防的同时,我们也要谨防走入一些误区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常见的预防误区吧。
01
裸眼视力下降即度数加深
裸眼视力不能作为近视度数高低的标准,更不能以裸眼视力来衡量视功能的好坏,而应该以矫正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依据。检查裸眼视力时,眼球应该处于自然状态,这样查出的视力才真实。但不少青少年有屈光问题后长期不戴眼镜,养成了一种眯着眼睛看东西的坏习惯。眯眼是人为加强眼内肌肉调节,使视线集中起来,暂时性提高视力的动作,但对于已经存在的屈光问题,会加速近视的发展。
02
幼时视力越好越不会近视
正常情况下,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,随着年龄发育逐渐趋于正视。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意味着异常。超过了自身生理范围的屈光状态,儿童视力发育过快,可能反而更容易加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。
03
散光眼治不好
100度以内的散光是生理性的,通常不会明显影响视力。一般说来,生理性的散光随着发育会有所改善,但超过生理范围通过纠正,有可能恢复一些,完全恢复比较困难。
04
只要放松调节就能治疗近视
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类型的近视治疗仪器,而实际上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,调节因素在引起近视中所占比例很小,并且以调节不足为主,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能客观准确评定仪器实际效果的方法。
最后,让我们一起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吧~
1.眼珠运动法:
选一安静场所,或坐或站,全身放松,清除杂念,二目睁开,头颈不动,独转眼球。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,缓慢转至左方,再转至凝视正上方,至右方,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,这样,先顺时针转9圈。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,转至右方,至上方,至左方,再回到下方,这样,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。总共做4次。每次转动,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。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,改善营养,使眼灵活自如,炯炯有神。
2.眨眼法:
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,使血液畅通。眼睛轻微疲劳时,只要做2-3次眨眼运动即可。
3.热冷敷交替法:
一条毛巾浸比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,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,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五分钟,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钟。
4.眼睛体操:
中指指向眼窝和鼻梁间,手掌盖脸来回摩擦五分钟。然后脖子各项左右慢慢移动,接着闭上双眼,握拳轻敲后颈部十下。
5.看远看近法:
看远方三分钟,再看手掌1-2分钟,然后再看远方。这样远近交换几次,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。
6.眼呼吸凝神法:
选空气清新处,或坐或立,全身放松,二目平视前方,徐徐将气吸足,眼睛随之睁大,稍停片刻,然后将气徐徐呼出,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,连续做9次。
|
|||||||
| |||||||
![]() |